去展網訊,世界機器人大會將于8月15日-19日在北京舉行。大會以“共創智慧新動能共享開放新時代”為主題,由論壇、博覽會、大賽三大版塊構成。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、英國工程技術學會、俄羅斯機器人協會、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學會等16家國際組織將作為支持機構參加。
本屆大會以開放、包容、共享、互惠的國際視野,集學術交流、行業應用、產業發展、技能競賽、科普教育等于一體,聚焦機器人發展最新成果。以“全球機器人命運共同體”的新視角,探討共建世界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的新生態。
當前,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機器人產業增長的主要引擎。根據國際機器人聯盟統計,自2013年起,我國已經連續五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消費國。IFR預測,2018年到2020年,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將分別為16萬臺、19.5萬臺、24萬臺,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2%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2017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為13萬臺。據工信部相關報告,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已進入迅速增長階段,預計到2020年,服務機器人年銷售額將超過300億元。
據大會組委會負責人徐曉蘭介紹,大會論壇由3天的主論壇和20多場專題論壇組成,來自美、俄、德、日、加、韓等國300多位業界頂尖專家將就基礎技術與創新、前沿趨勢與探索、新興應用與實踐、青年人才與成長、市場風向與投資等進行探討與交流。此外,本屆論壇新增論文征集活動,獲選論文將被收錄于EI檢索。
博覽會在往年工業機器人展區、服務機器人展區基礎上,新設機器人應用展區和地面無人系統展區。四大展區將匯聚新松、哈工大機器人集團、ABB、安川、西門子、科爾摩根、Festo、SMC、廣數、華數、中信重工等150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及科研機構,全面展示人工智能系統、工業機器人、服務機器人、特種機器人等最新成果。
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羅俊杰在發布會上表示,通過召開世界機器人大會和工業機器人的技術大賽,為機器人產業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。據他介紹,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,我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成效顯著。